父母必看:為什么孩子越小,學習英語就越有優勢?
發布日期:2021-05-15
有一些家長會問,為什么說孩子學習語言越小越好?孩子中文都說不利索,學英語會不會太早?
其實針對這個問題,哈佛大學的專家專門進行了研究,發現人類差不多一半的學習能力,都是在5歲之前發展和完善起來的。
孩子學習英語,不存在“從什么時候開始比較好”的問題,而是越早越好。
那么孩子在幼年階段,學習英語都有哪些優勢呢?
情感因素:越小學習英語越不焦慮
孩子學習外語,尤其是口語,學得好不好,情感因素影響很大。不自信,焦慮的情緒狀態下是很難取得明顯進展的。
孩子年齡越小,這種情感因素的影響越小。
因為年幼的孩子自尊尚未形成,幾乎沒有孩子學說話(母語)時因為怕說錯而不敢開口的。
第二語言也是如此,早期學英語,孩子不怯場,不害羞,沒顧慮,正如初生牛犢不怕虎。
語言儲存的秘密:布羅卡氏區
孩子大腦中分管語言功能的那塊區域叫布羅卡氏區,早期輸入的語言被認為是母語,存儲在這塊區域。
布羅卡氏區在2-4歲快速發育。但到了12歲以后,多數人的布羅卡氏區就關閉了。這個階段才學的語言不再存儲在布羅卡氏區,而是存在記憶區。因此使用語言時,要兜一圈去調取,就不那么自如了。
對于大多數長大了以后才開始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,更容易產生排斥,抗拒的心理。
孩子會更愿意使用自己駕輕就熟的母語。而只為了考試而學的英語,從大腦調用時耗時又費力,缺少樂趣,自然不會太喜歡。
重復和模仿:學習語言的有利條件
幼小的孩子都喜歡重復,愛模仿。這對于語言學習,尤其是口語,是一個極其有利的條件。
任何語言的學習,都需要不斷地聽,說,讀。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積累可理解性輸入,積累到一定程度后進行模仿,輸出。剛開始可能是含含糊糊的自言自語,逐漸的可以進行有效的對話。
生理因素:越小學英語越接近母語
不同語言的發聲方式不同,比如有些俄語中存在的音,中文里不存在;西班牙語里存在的音,英文里卻沒有;有一些小語種更是擁有獨一無二特別的發聲方式。
孩子出生后,他的發聲器官,如喉,舌,腭,聲帶,鼻腔,口腔等,尚未發育成熟,早期接觸外語,有充分機會運用這些語言,他的發音器官會配合這些語言發音系統細微地調節外形,發出這些語言需要的各種聲音。
可以說年齡越小,這種器官外形調節的彈性越大。如果過了青春期才開始接觸一門外語,那時發聲器官已經基本定型,母語的發聲方式也早已根深蒂固,這時候去練習一些不同于母語的發音就比較困難;或者常常會套用母語的發聲方式,因此帶有一定的口音。
看到這里,關于孩子為什么要越早學英語,以及學英語的各種優勢,相信各位家長都了解了。
美華君提醒:孩子學習英語,要把握學習黃金時期,其實并不存在“從什么時候開始比較好”的問題,家長要還是要早重視,早準備。